草原文化有著鮮明的地區特點、民族特點,以及具有時代性的特點。隨著時代在不斷進步,草原文化所體現出的文化特點,可謂豐富多彩,獨有風姿。我想大家如果看到一片這么大的草原,一定會愛上他們的。接下來,讓中小學生草原夏令營小編帶我們一起去看看草原的風光吧!
1、奮發進取、自強不息是草原文化昂揚激越的主旋律。
蒙古草原地處亞洲北部腹心地帶,氣候干旱,春季多風,冬季漫長、嚴寒,氣候條件要比黃河流域、長江流域嚴峻得多。在這種自然環境中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草原民族,形成了刻苦耐勞、堅忍不拔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傳統。在草原民族歷史演替的過程中,往往形成弱小的、落后的民族歷經艱難、發展壯大、追趕先進文明的進程。
2、質樸天然、本性純真是草原文化的特點。
草原文化天然去雕飾,沒有中原文化的繁文縟節、粉飾雕琢、清規戒律的禮法約束,因而能夠更真實貼切地反映人們的本質特性。其歌,或昂揚激越,或豪邁粗獷,或熱烈奔放,或如泣如訴,情感流淌,自然質樸;其舞,或盤旋騰越,或舒展輕柔,或矯健剛勁,或婀娜多姿,抒情達意,美在天成。由于自然的、社會的、歷史的原因,古代的草原民族大都沒有自己的文字,因此留傳下來的文字記載大都是依靠中原文化的轉述,實屬鳳毛鱗角,而且其間誤傳的也不少。即使如此,從碩果僅存的若干詩歌中,也可領略草原文化的獨特風采。
3、草原文化具有豐富廣博的內涵。
關于草原文化的內涵,存在一種浮淺的、片面的看法,似乎只是喝酒吃肉、唱歌跳舞、騎馬摔跤,這是很有害的。固然,草原文化包含飲食、宴樂、衣、食、住、行等,而且對中華文化產生了廣泛、深遠的影響。例如,漢字中的“鮮”字為“魚”與“羊”的組合,“美”字乃是“羊大”為“美”;趙武靈王以短衣窄袖的“胡服”取代寬袍大袖的漢裝,以輕騎捷利、硬弓長槍的“騎射”取代滯重僵化的兵車,對中華文化均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。
推薦課程——
【巨人學?!俊俺杉己埂辈菰矫叵牧顮I